首页 科技 华为海思芯片的发展史

华为海思芯片的发展史

华为海思芯片的发展史是一段充满挑战与突破的历程,以下是其主要发展阶段和关键事件: 1、早期探索与起步…

华为海思芯片的发展史是一段充满挑战与突破的历程,以下是其主要发展阶段和关键事件:

1、早期探索与起步

1991年,华为创建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,这是华为对自主芯片研发的开始。

2004年10月,在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的基础上,成立了海思半导体公司,主要专注于设计生产ASIC。

2009年,海思发布第一款手机芯片K3V1,但由于产品不够成熟,以失败告终。

2012年,发布号称全球最小的四核ARM A9架构处理器K3V2,但因发热和兼容性问题受到质疑。

2、逐步成长与突破

2014年,发布全球首款4核手机处理器Soc芯片麒麟910,开启了智能手机芯时代,并陆续推出麒麟920、麒麟620等芯片。

2015年,发布麒麟950,是全球首款A72架构和Mali-T880 GPU的SoC,标志着海思芯片在性能上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
2016年至2018年,麒麟960、970、980接连发布,不断在10纳米到7纳米工艺、NPU、GPU Turbo等方面取得突破,实力直逼国际大厂。

3、面对制裁与自力更生

2019年5月15日,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“实体清单”,对华为进行制裁,导致华为无法使用美国技术和产品,包括芯片。

2020年,尽管面临制裁,华为仍发布了麒麟9000芯片,采用5纳米工艺,达到性能巅峰,但受制裁影响,产量稀少。

在制裁压力下,华为自力更生,不断研发新技术,如芯片堆叠技术,用14纳米工艺实现7纳米性能,同时功耗降低23%。

4、回归与持续发展

2023年,搭载麒麟9000S的华为Mate60 Pro发售,标志着麒麟芯片的强势回归。

2024年,华为继续推出新的海思麒麟芯片,如麒麟9000S1和麒麟9010,并在国际市场上发布搭载这些芯片的智能手机。

*华为在芯片研发上持续投入,近五年芯片研发投入累计达832亿元人民币,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突破。

*华为海思芯片的发展史是一段充满艰辛与奋斗的历程,从早期的探索与起步,到逐步成长与突破,再到面对制裁与自力更生,最终实现了回归与持续发展。华为海思芯片的每一步都踩着技术封锁的荆棘前行,硬是闯出一条国产芯的血路。

u=1401781851,67250944&fm=253&fmt=auto&app=138&f=JPEG.png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并提供证明材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作者: XINYUDH

为您推荐

vivo品牌手机的由来

vivo品牌手机的由来

vivo品牌起源于1995年,当时它并不叫vivo,而是作为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的一部分存在。...
鸿蒙5.0智能系统的新进阶

鸿蒙5.0智能系统的新进阶

    鸿蒙系统自问世以来便备受瞩目,而鸿蒙5.0系统更是在众多科技爱好者的期待...
OriginOS 5.0智能与个性化的全新体验

OriginOS 5.0智能与个性化的全新体验

   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也在不断进化,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、便...
Origin OS:vivo操作系统的创新

Origin OS:vivo操作系统的创新

引言    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而...
蓝河操作系统:创新与兼容并重

蓝河操作系统:创新与兼容并重

   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操作系统作为连接用户与硬件设备的重要桥梁,其重要性不...
返回顶部